高田至郎,日本京都大学工学博士、日本生命线工程抗震著名专家。长期以来从事电力设施及地卜管道等生命线设施的抗震及防灾研究工作,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课时数
课程播放数
主讲:高田至郎 分类:环境科学 课时:2 发布时间:0001/01/01
简介: 地震,是地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破坏性地震,往往在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毁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之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次生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据统计,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左右地震,虽然大部分地震因为发生在海洋或地壳深处或是由于震级太小而不被人感觉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那么,本期视频将来探究下地震灾害以及他的危害。
主讲:高田至郎 分类:环境科学 课时:3 发布时间:0001/01/01
简介: 对不同设防烈度的供水建(构)筑物的造价和供水管道、接头等工程造价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供水系统地震损失的分析方法;对供水系统中的元件,按其重要性进行了分类,运用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决策分析方法,对供水系统不同重要性元件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了探讨。
主讲:高田至郎 分类:环境科学 课时:2 发布时间:0001/01/01
简介: “生命线工程”(lifeline engineering)主要是指维持城市生存功能系统和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工程,主要包括供水、排水系统的工程;电力、燃气及石油管线等能源供给系统的工程;电话和广播电视等情报通信系统的工程;大型医疗系统的工程以及公路、铁路等交通系统的工程等等。研究“生命线工程”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设计与智能化控制。那么,你知道日本的生命线地震工程有何特点吗?它都做出了哪些研究和进展?本节视频将为您讲述。
主讲:高田至郎 分类:环境科学 课时:3 发布时间:0001/01/01
简介: 抗震设计是在重视“计算设计”的同时,要着重从结构的整体出发,在抗震设计中具有主导作用,在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在结构的刚度、强度、延度和轴压比方面加强结构的“概念设计”。本视频中,日本生命线研究所所长高田至郎对土木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主讲:高田至郎 分类:环境科学 课时:2 发布时间:0001/01/01
简介: 构造动力学(structural dynamics)是研究地质构造形成的动力状态、动力特征、动力演变过程和动力来源,是构造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构造几何学、构造运动学和构造动力学是构造地质学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构造动力学根据构造几何学(研究不同级别、不同尺度构造要素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及其所建立的几何构造形式)和构造运动学(研究地质体在构造变动中的运动状态、运动过程和运动规律)的成果,反演地质体在构造变动过程中的动力学过程。
主讲:高田至郎 分类:环境科学 课时:3 发布时间:0001/01/01
简介: 熊本地震是日本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内陆地震之一。为了有效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在每次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都会认真总结和反思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改进。日本地震防灾机制基于《灾害对策基本法》这一重要法律建立,该法律规定了政府各部门、公共机关、地方自治体在应对灾害时的义务和责任。每次大地震后,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应对总结。高田至郎专家本次带来熊本地震介绍及防灾救灾策略的专题分享。
主讲:高田至郎 分类:环境科学 课时:3 发布时间:0001/01/01
简介: 本课程分析了生命线地震工程各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总结了埋地管道和隧道与地下结构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重点梳理了埋地管线抗震研究中大型试验、精细化模拟和理论方法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结合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6WCE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未来生命线地震工程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主讲:高田至郎 分类:建筑设计 课时:5 发布时间:0001/01/01
简介: 本期2018国际城市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结合北京科技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的学科发展规划,针对复杂环境和地震灾害共同作用下城市基础建设设施抗震关键技术问题,邀请韩国龙仁大学金泰焕教授以及日本山口大学渡边教授等进行学术研讨,主要讲述了超高层建筑的灾难对应系统构建事例,熊本地震,益城町污水管道损坏和断层塌陷变形等。